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1分的运算定律 > 新闻动态 > 清朝原本有13个皇帝,其中有1人为何被“开除”呢?_努尔哈赤_皇太极_后金

清朝原本有13个皇帝,其中有1人为何被“开除”呢?_努尔哈赤_皇太极_后金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1:23    点击次数:66

严谨地说,清朝实际拥有11位皇帝,而在后金时期则有2位大汗。爱新觉罗家族的奠基者——努尔哈赤,是后金的开国大汗,严格而言,他并不能被视为清朝的皇帝。所谓的“13帝说法”,其中隐含着一些复杂的历史背景,这涉及到一个被称为“假皇帝”的角色,以及清初一桩激动人心的历史大事件。

首先,让我们来聊一聊“后金建国”的过程。努尔哈赤是女真人,作为爱新觉罗家族的始祖,他统一了多个女真部落,创立了八旗制度。在现今东北地区,他建立了一个被称为“大金”的政权,史称“后金”,年号“天命”,他以大汗的身份正式登基。努尔哈赤去世后,他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在权力的斗争中胜出,接替汗位,成为后金的第二任大汗,并于次年将年号改为“天聪”。

在成为大汗后,皇太极为了加强中央集权,逐步削弱八王议政的制度,打破了早期“大汗时期”的四大贝勒共同执政的政治格局。他开始集中权力,逐步削弱其他三大贝勒的权威,提升自己的绝对统治地位。实际上,政令统一、决策一致、权威明确,恰恰是满族能够成功入主中原的关键因素之一。如果政令纷乱、指令不一,岂能在中原争显身手?

为了与父亲努尔哈赤的旧政形式拉开距离,皇太极开始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改革,把国号改为“大清”,并且将年号更改为“崇德”。此后,皇太极不仅征服了蒙古,还使朝鲜朝贡于前,进一步扫清了周边的敌人,雄心勃勃地将目光投向了明朝的中原。这一时期,可以说皇太极实质上是“大清”的开国之君,此时他也应当被称作皇帝。

展开剩余65%

接下来,峰子哥带你深入了解清朝的11位皇帝。在后金时期,只存在2位汗王:努尔哈赤和皇太极。而在清朝时期,包括皇太极在内,共有11位皇帝。按顺序,清朝的11位皇帝分别是:

1. 皇太极(清朝的首任皇帝)

2. 顺治帝(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,孝庄太后的儿子)

3. 康熙帝(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,统治了61年)

4. 雍正帝(以勤政著称,被称为“劳模”皇帝)

5. 乾隆帝(被称为最富有,同时也是最奢侈的皇帝)

6. 嘉庆帝(期间清朝进入衰退的拐点)

7. 道光帝(提倡节俭的皇帝,也以“龙炮补丁”而闻名)

8. 咸丰帝(慈禧太后的丈夫,嗜好鸦片,仅有一子)

9. 同治帝(慈禧的亲生儿子,死于花柳病,未留后嗣)

10. 光绪帝(参与戊戌变法,后被慈禧囚禁,同样无子嗣)

11. 宣统帝(末代皇帝溥仪,有阳痿疾病,亦绝嗣)

最后,关于清朝“13位皇帝”的说法究竟是如何产生的?峰子哥推测,大家可能将后金和清朝的所有君主都混为一谈。于是,努尔哈赤被追尊为清太祖,加上清朝的11位皇帝,就形成了所谓的“满清12帝”的说法。

那么,为什么会有第13位皇帝的存在?这位“皇帝”到底在哪里呢?我要明确告诉你:他是个被称为“假皇帝”的人物,尽管他有名义上的权力,他的皇帝尊号是死后追封的,庙号为“清成宗”,但生前从未真正登基为帝。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“开清首功”之臣,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,同时也是皇太极的弟弟——摄政王多尔衮。

发布于:天津市